工程積極采用新材料、新工藝,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一是實現天然石材的
“零使用”。積極采用新型環保材料,全線約71萬延米路緣石、界石、花壇石
均采用人造仿石替代花崗巖等常規建設材料,實現天然石材的“零使用”,從細
微處踐行“綠色發展”的建設理念。二是精細化建設城市公共設施資源。全面落
實“多桿合一、多箱整合”理念,將路燈、交通標志、信號燈、電子警察、視頻
監控等桿件合并設置,由808處減少至590處(減少約27%);統一規劃整合電力、
通信、路燈、交通等零散箱體,由149處減少至33處(減少約78%),探索城市建
設集約節約新路徑。三是打造海綿城市生態系統示范工程。因地制宜構建低影響
開發雨水系統,設置9萬m2透水鋪裝,打造下沉綠地,改善沿線生態環境,緩解城
市水資源壓力。四是全面推廣市政工程裝配式技術應用。充分發揮裝配式技術
“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的優勢,全線橋梁和管廊標準段采用
預制裝配式結構,工期較傳統模式縮短50%,現場作業人員減少約60%。
第一章 歷史變遷及建設意義
第一節 膠州灣歷史變遷和青島城市歷史概述
第二節 項目建設意義
第二章 復雜的建設條件
第一節 自然條件
第二節 現狀與規劃
第三章 基于交通模型建設規模分析
第一節 交通現狀調查與分析
第二節 交通量預測方法
第三節 交通量預測內容及結論
第四節 建設規模分析
第四章 總體方案
第一節 道路總體方案
第二節 涉鐵節點總體方案
第五章 涉鐵節點詳細方案
第一節 工程建設條件
第二節 總體方案
第三節 涉鐵立交工程安全評估
第四節 施工階段監測控制
第六章 施工期間對既有鐵路橋梁影響安全性評估
第一節 安全評估工作概述
第二節 安全評估標準
第三節 下穿鐵路工程合規性評價
第四節 工程施工對鐵路的影響分析
第五節 以青鹽鐵路為例計算結果分析
第六節 施工對鐵路橋梁安全評估結論
第七節 評估結論
第七章 涉鐵項目第三方監測方案
第一節 監測方案
第二節 設備安裝方案
第三節 觀測數據初始值采集
第四節 觀測數據及監測成果分析、結論
第八章 涉鐵工程手續辦理規定及流程
第一節 管理機構及職責
第二節 基本技術要求
第三節 項目審理
第四節 工程實施
第五節 工程驗收
第六節 安全質量管理
附錄A 地方涉鐵工程管理辦法詳細流程圖(參考)